2022-01-01 來源:
40年,梳理40個電力行業重要事件,40個頭版頭條,展示《中國電力報》自1982年創刊以來,始終與行業同發展齊進步,與廣大員工同呼吸共命運,忠實記錄電力行業歷史變革與輝煌成就的使命擔當。
1982年
水利部與電力工業部合并為水利電力部
1982年3月8日,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了《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問題的報告》,決定將電力工業部和水利部合并,設立水利電力部。
1983年
鼓勵多方參與辦電提高電力投資比重
20世紀80年代,我國電力供應嚴重短缺。1983年9月,針對《中共水電部黨組關于提高電力投資比重的報告》,中央提出,必須從電力部門一家辦電的傳統做法中解脫出來,提出要做好提高電力投資比重和降低工程造價。
1984年
首個利用世界銀行貸款水電項目開工
1984年7月31日,云南魯布革水電站引水系統工程開工。魯布革工程利用世界銀行1.454億美元貸款。這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個利用世界銀行貸款,并率先實行國際招標、項目管理等國際工程管理機制的工程。自此引發了“魯布革沖擊”。
1985年
鼓勵地方、部門和企業集資辦電政策出臺
1985年5月23日,國務院批轉《國家經濟委員會、國家計劃委員會、水利電力部、國家物價局關于鼓勵集資辦電和實行多種電價的暫行規定》的通知,決定把國家統一建設電力和統一電價的辦法,改為鼓勵地方、部門和企業投資建設電廠。
1986年
集資興建的首座大型水電站開工
1986年5月1日,我國集資興建的第一座大型水電站——云南瀾滄江上的漫灣水電站正式開工。漫灣水電站是瀾滄江干流開發的首期工程,為新中國成立以來云南省投資最大的國家重點建設項目,也是已建成的云南省最大的水電站。
1987年
一系列電力改革與發展方針出臺
1987年9月14日,在國家計委、國家經委、水電部共同召開的加快電力發展與改革座談會上,國務院領導提出“政企分開,省為實體,聯合電網,統一調度,集資辦電”和“因地因網制宜”的電力改革方針。
1988年
能源部成立
1988年4月9日,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原則批準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撤銷煤炭部、石油部、核工業部、水電部,成立能源部。
1989年
葛洲壩至上海直流輸電工程單極投運
1989年9月18日,我國第一條±500千伏超高壓直流輸電工程——葛洲壩至上海直流輸電工程單極投入運行,首次在華中、華東兩大電網間實現了非同期聯網。
1990年
首批100個農村電氣化試點縣計劃完成
1990年6月,全國有109個縣(市)達到初級農村電氣化標準,超額完成1983年12月國務院批準的全國第一批100個農村電氣化試點縣計劃。
1991年
中國大陸無核電歷史結束
1991年12月15日,我國自行設計、研制、安裝的第一座核電站——秦山核電站一期工程并網發電,從此結束了中國大陸無核電的歷史。秦山核電站的建成,開啟了我國核電事業的春天,標志著中國核工業的發展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1992年
興建長江三峽工程決議通過
1992年4月,七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了關于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議。同年12月14日,長江三峽工程正式開工興建。大壩安裝32臺7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總容量2240萬千瓦。三峽工程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水電工程。
1993年
五大電力集團公司成立
1993年1月,華北、東北、華東、華中、西北五大電力集團公司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集會,宣告五大電力集團公司正式成立。20世紀末、21世紀初,五大電力集團公司陸續改組為國家電力公司的分公司,也是如今國家電網公司組織架構的前身。
1994年
“電力扶貧共富工程”啟動
1994年5月25日,電力部、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共同召開農村電氣化工作會議,提出“電力扶貧共富工程”。兩年之后,全國有14個?。ㄊ袇^)實現了村村通電、戶戶通電。大電網區域內農村電氣化縣建設也取得成效,400多個縣達到電氣化標準。
1995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公布
1995年12月28日,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以下簡稱《電力法》)?!峨娏Ψā饭?0章75條,自1996年4月1日起施行。
1996年
《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施行
1996年4月17日,《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發布,共9章45條,自1996年9月1日起施行。
1997年
全國電力工作會議明確發展方向
1997年12月,全國電力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強調,今后電力發展要堅持優化火電結構,大力發展水電,適當發展核電,因地制宜發展各種新能源發電。切實加強電網建設,開發與節約并重,把節約放在優先地位。
1998年
全國開始推行同網同價
1998年10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改造農村電網、改革農電管理體制、實現同網同價請示的通知》,要求在改造農村電網、改革農村供電管理體制的基礎上,力爭用3年時間,統一城鄉用電價格,實現同網同價。
1999年
深化電力體制改革促進電力工業健康發展
1999年1月4日,國務院發布《批轉國家經貿委關于加快農村電力體制改革 加強農村電力管理意見的通知》。同年4月13日,國家經貿委印發《關于加快鄉(鎮)電管站改革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的通知。
2001年
我國首次以交流方式實現跨大區聯網
2001年5月13日,華北電網與東北電網聯網啟動調試工作全部完成。華北與東北兩大電網通過500千伏姜(家營)—綏(中)線聯網運行,聯絡線全長167千米,交換的容量為60萬千瓦,是我國第一次以交流方式實現跨大區電網互聯。
2002年
加快實施城鄉用電同價工作
2002年1月底,國家計委發出通知,要求各地計委、物價局、電力公司加快實施城鄉用電同價工作。
2003年
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加快電力建設
繼續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加快電力建設,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持續發展,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作出應有貢獻。
2004年
我國水電裝機總容量突破1億千瓦
公伯峽水電站首臺30萬千瓦發電機組于2004年9月20日22時56分提前一年并網發電,我國水電裝機總容量突破1億千瓦大關,并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水力發電國家。
2005年
《電力監管條例》頒布
《電力監管條例》的頒布實施,是中國電力市場化改革不斷深化的又一項重要成果,對促進中國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深入和中國電力事業的健康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2006年
電力業務許可證頒發工作全面啟動
2006年1月17日,國家電監會向華能大連電廠頒發全國第一張發電類電力業務許可證。標志著國家電監會對電力業務實施市場準入許可工作已全面啟動。
2007年
三峽輸變電工程全面建成
2007年12月20日,三峽三期輸變電工程在上海通過了國家驗收。這標志著三峽工程輸變主體工程全面建成,較原計劃提前一年,累計完成動態投資343.87億元。
2008年
全國受冰災影響電網全面恢復運行
2008年3月8日,隨著國家電網受災最嚴重地區湖南、浙江電網抗災救災重建工程取得最后勝利,貴州凱里掌雷村76戶苗族鄉親全部復電,全國受災電網全面恢復正常運行。
2009年
七大電力央企位列中國500強前100
2009年9月5日,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在浙江杭州發布了2009年中國企業500強名單,國家電網公司居服務企業之首。據統計,2009年中國企業500強營業收入總額高達26萬億元,比2008年提高了19.7%。
2010年
世界首條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投運
2010年7月8日,向家壩—上?!?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示范工程竣工投產。向上線是世界首條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該工程投運標志著我國正式進入了“特高壓交直流混合電網”時代。
2011年
青藏聯網投入運行解決西藏缺電問題
2011年12月9日,世界上海拔最高、高寒地區建設規模最大、施工難題最多的輸變電工程——青藏聯網工程投入試運行。工程的建成,結束了西藏電網長期孤網運行的歷史,從根本上解決了制約西藏發展的缺電問題,標志著我國內地電網全面互聯。
2012年
國家決定取消電煤價格“雙軌制”
2012年12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電煤市場化改革的指導意見》,自2013年起,取消重點合同,取消電煤價格“雙軌制”。我國將建立電煤產運需銜接新機制,煤炭企業和電力企業自主銜接簽訂合同,自主協商確定價格。并鼓勵雙方簽訂中長期合同。
2013年
《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發布
2013年9月10日,國務院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要求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新建項目禁止配套建設自備燃煤電站。經過五年努力,使全國空氣質量總體改善,重污染天氣大幅度減少,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空氣質量明顯好轉。
2014年
首次提出能源安全新戰略
2014年6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首次提出“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為我國能源發展指明了方向。
2015年
《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發布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意見指出,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是一項緊迫的任務,事關我國能源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意見發布標志著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大幕開啟。
2016年
《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審議通過
2016年11月17日,國務院總理、國家能源委員會主任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家能源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制定的《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
2017年
綠證認購首次推行
2017年7月1日,可再生能源電力綠色證書認購工作正式開始。國家能源局在京組織召開“綠色電力證書自愿認購啟動儀式”,綠證自愿認購網上交易平臺也正式啟動上線。
2018年
藏中電力聯網工程竣工投運
2018 年 11 月 23 日,藏中電力聯網工程竣工投運。該工程是世界海拔最高的超高壓電網工程,也是世界海拔跨度最大的電網工程。工程實現了青藏聯網工程與川藏聯網工程互聯,實現了藏中電網與全國主網統一互聯,西藏電網電壓等級由 220 千伏升級至 500 千伏,邁入超高壓時代。
2019年
我國“獲得電力”指數躍升至全球第十二位2019年10月24日,世界銀行發布《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中國“獲得電力”指數全球排名繼2018年從第98位躍升至第14位后,2019年再度提升至第12位。
2020年
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并網
2020年11月27日,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并網成功,標志著中國打破了國外核電技術壟斷,正式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
2021年
田灣核電站和徐大堡核電站開工
2021年5月1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通過視頻連線,同俄羅斯總統普京共同見證兩國核能合作項目——田灣核電站和徐大堡核電站開工儀式。田灣核電站7號、8號機組和徐大堡核電站3號、4號機組是2018年6月兩國元首見證簽署的雙方核能領域一攬子合作協議中的重要項目。建成投產后年發電量將達到376億千瓦時,相當于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068萬噸。